<th id="99ud2"><video id="99ud2"></video></th>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首頁 - 新聞中心 行業新聞 

    金融創新應以實體經濟為綱
    發布時間:2016.08.29 新聞來源:北京市小額貸款業協會 瀏覽次數:

    一系列的金融創新正在改變投資市場和投資人的認識,但應清醒地認識到,金融創新的根本基礎是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在考慮扶植金融創新的同時,一方面要考慮其對實體經濟的幫助,另一方面應冷靜看待當下金融創新產品可能出現的風險。唯有權衡好機會與風險,才能幫助金融創新更好地發展和為實體服務。

      近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投資方式成為理財業新起之秀,這種利用計算機的算法優化理財資產配置的方法被稱為智能投顧。目前,國內進行智能投顧業務的企業已經超過20家,瞄準的目標是有著強烈資產配置需求的非高凈值人群。

    此外,被暫停了8年之久的不良資產證券化日前正式重啟。今年首批試點將達500億元。近期,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共計發行4單40.68億元的不良貸款證券化產品。海外機構參與的熱情也在不斷高漲,準備積極進場分食蛋糕。

      從美國的經驗教訓中可以發現,層出不窮的金融創新看似繁榮熱鬧,將虛擬經濟不斷推高,然而一旦推動了虛擬經濟的自我循環和膨脹,就很容易營造出虛假繁榮,從而累積巨大風險。當下,在實體經濟提振乏力的情況下,以金融創新帶動的虛擬經濟繁榮更需要監管部門綜合考量,予以合理的風險控制,降低資產泡沫產生的可能。

      當下,正在進行金融創新的產品風險不容小覷。以智能投顧為例,智能投顧是指虛擬機器人基于客戶自身的理財需求,通過算法搭建數據模型,完成以往人工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目前,國內所能見到的智能投顧提供商都采取了“智能+人工”的方法來控制風險,但其風險首先就是收益的不確定性,不少智能投顧產品連資產組合都無法交代清楚,是否有資金池嫌疑也不得而知。

      其次,法律上風險也尚在探討中。智能投顧本質上屬于證券投資顧問業務,但監管部門并未就這產品予以法律層面上的認可。在法律尚未認可的情況下,因智能投顧而產生的投資合同很可能會發生收益上的法律糾紛,從而導致投資風險。

      八年前因美國次貸危機而被叫停的不良資產證券化,在當下銀行整體資產質量下滑的情況下,被委以重任再次開啟。然而,市場環境與上一次大規模處理不良資產的2002年至2003年已經不同了,當時正逢中國整體經濟全部向上,因此獲益匪淺。但眼下,不良資產是否還能帶來盆滿缽滿的收益,在整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不能太過樂觀。

      智能投顧和不良資產證券化尚屬在具備基本監管環境下推出的金融創新產品,仍然有著種種政策和市場風險。而對那些風險更加隱秘的創新產品,除了必要的政策監管,有關部門還必須時刻關注其是否脫離了實體經濟發展需求而自我膨脹,一旦出現這個苗頭必須立刻喊停,因為這將最終導致宏觀經濟運行的風險。

      歸根結底,在經濟發展中,金融創新也好,傳統金融手段也好,必須是以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根本,虛擬經濟必須服從和服務于實體經濟。把握這一點,才能正確看待和分析金融創新的利弊。

    本文共分 1
     
    關于我們       |       常見問題       |       在線申請       |       營銷網絡       |       聯系我們
    北海市正五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2014 @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5194號 業務電話:0779-3051655
    廣西北海市四川路355號海灣茗園

    桂公網安備 45050302000010號

    亚洲 高清 欧美,国产亚洲另类久久久,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强奸,一本久久sm热国产片